Porosity 針孔
直徑為1.0mm以下的獨立的一個或一組小孔出現(xiàn)在表面。
可能的原因及糾正的措施:
1.過短的料流長度可能捕捉空氣引起針孔,適當?shù)匮娱L料流的距離,利于排氣。
2.鋪料過于接近模具邊緣,雖好充滿模具但往往吃不上足夠的壓力,適當?shù)卦黾恿狭浚沽蠄F受到均勻的正壓力。
3.揮發(fā)性物質(外脫模劑、壓機潤滑油、濕氣)等沾染在模具上或料團上,固化時易產生氣體而變成針孔。
4.過低的粘度引起料流太快,易捕獲空氣,而過高的粘度料流不暢,又會引成予凝膠同樣會捕捉空氣,故要優(yōu)選料團之粘度。
5.太低的壓力引起不均勻的料流,極易產生予凝膠和捕獲空氣。
6.太高的模溫,極慢的合模也會引起予凝膠導致針孔。
7.鋪料時成獨立的小塊小片能捕獲少量空氣引成針孔。
8.模具閉合時能讓空氣逸出,就可避免氣泡、針孔、焦燒等。故要及時清潔剪切邊和頂出銷。
9.有時出于模具過于復雜迫使料流距離冗長,導致予凝膠在料流末端捕捉空氣,可在模具上設立溢流槽(overflow),可讓料團捕捉的空氣溢出模腔,消除氣。
10.如在成型前料團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過長,以致于過分干硬,就不容易流動,發(fā)生予凝膠和捕捉空氣。
11.假如上下模的模溫過于接近(3℃)尤其當模芯溫度高過模腔,剪切邊間隙變小,甚至封死??諝獾耐ǖ辣婚]死,一般講,只要不粘在模腔中,總是模腔溫度高于模芯。
Pregel 予凝膠
制品表面不良之色斑,通常發(fā)暗、粗糙而且伴有針孔,這都是先于料流之前已經開始固化。
可能的原因及糾正的措施:
1.料團停留在模具表面的時間過長,引起過早固化即予凝膠。
2.過慢的合模速度,提供了先于料流結束之前就予凝膠之機會,增加合模速度是有效的。
3.過高的模溫或活性過高的引發(fā)劑容易引起予凝膠。
4.料團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過長,變得干硬,干的料團阻止料流,造成予凝膠、捕捉空氣。
Resin-Rich Area 樹脂富集
制品表面的某個區(qū)域纖維含量過低。
可能的原因及糾正的措施:
1.過分長的料流能引起玻纖取向,并在延伸的料流中短缺玻纖。
2.過分快的合模速度增加了料流速度,導致玻纖取向和玻纖分布不均勻,較慢的閉模速度能使基料帶動玻纖有序流動,減少樹脂富集。
3.過低的粘度就無能力帶動玻纖一起流動,很容易引起料流范圍內的樹脂富集。
Rib Readout 肋條顯露
由于材料的收縮所引起的在背面有肋條部位的表面凹陷,或者背面有臍子、凸臺或者此處肉厚,尤其發(fā)生在淺色制品上。
可能的原因及糾正的措施:
1.當料團直接鋪在肋條或凸臺上,迫使玻纖直接擠進肋條與凸臺,就引起這種缺陷。如果延伸材料的流動,可能會促使玻纖在肋條或凸臺上部架橋,而阻止材料在肋條與凸臺上部的收縮,不會造成凹陷,故要優(yōu)化鋪料方法和料流距離。
2.當模腔和模芯在大致相同的溫度時,會促使制品的內外表面幾乎同時固化,而當增加型腔一側的模溫(通常是外表面)會使其先固化,而阻止表面的凹陷,一般增加10-15℃。
3.優(yōu)選低收縮添加劑,控制其收縮率到最小。
4.增加肋條或凸臺部位玻纖的架橋機會,宜采用較長的玻纖。
5.如果肋條寬度和表面厚度比例不適當很容易造成表面凹陷,一般肋條過窄或表面過薄都是不利的,有文獻推薦b/t=0.75(b為肋條寬度,t為表面厚度)。
6.過高的壓力會增加肋條顯現(xiàn),使用二次壓力法,即在成型后10-30sec減壓之原來壓力的25-50%的保壓壓力至成型結束。
Scumming 浮渣
在制品表面的暗條和疵斑轉移并殘留到模具表面,這通常是由于配方中非正常的內脫模劑和不相容的低收縮添加劑在一定溫度下覆蓋上去的。
可能的原因及糾正的措施:
1.非常低的模溫,內脫模劑未能熔融(也包括低收縮添加劑),引起零件發(fā)粘,樹脂分離和泛渣。
2.料團置停在模具表面時間過長,導致內脫模劑及低收縮添加劑未到時就分離。
3.增加料流的距離起到再次混合的作用,當然徹底清潔模具表面也是有效的。
4.從前一只零件表面的殘留物還會轉移到后一只零件的表面產生同樣的缺陷,認真清潔模具表面、噴灑外脫模劑。
5.低收縮添加劑與基體樹脂不相容,必將在模塑時分離而引起模具和零件同時形成浮渣。
6.過量之低收縮添加劑甚至會增加這種缺陷。
7.使用阻聚劑,延緩膠化的發(fā)生,或者選用低活性引發(fā)劑,降低模溫這些都使料流運動中低收縮添加劑的分離趨于減弱。